Saturday, June 19, 2010

救救海洋生物(上篇)‧珍貴資產備受迫害‧珊瑚礁踏上滅絕路

马来西亚人是否愿意停下忙碌的脚步,思考如何保住美丽的家园?

资料来源:
http://www.guangming.com.my/node/75826?tid=9

大自然的世界,總讓人忍不住要探索它的奧妙,在眾多 的自然生態中,珊瑚礁最引人入

珊瑚礁屬於淺海生態體系,是世界上最多樣化且最古老 及大型的脆弱活體結構。世界上約33%的魚類是以珊瑚礁為家,而約25%海洋生物的幼兒時期則以珊瑚礁作為庇護所。

除此之外,珊瑚礁為人類提供食物來源,並提供了發展 旅遊業的機會,更為全20% 的海岸線提供保護確保不受侵蝕。

然而,珊瑚礁這種珍貴的資產,卻受到所謂“萬物之 靈”的迫害,一步一步踏上滅絕之路。

馬來西亞是得天獨厚的國家,長年如夏的天氣,美麗的島嶼,每一年都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國內外旅客 前來探索大自然的美麗。

你是否有試過在一片湛藍的海洋中遨遊,在浮潛中窺探瑰麗的海洋生物,甚至為了更進一步瞭解海洋 世界,而考取潛水執照?在這一片湛藍的海洋中,你是否也曾企圖伸手去觸摸美麗的珊瑚?有沒有曾經因為好奇而偷偷把屬於海洋的生物帶走?

你是否知道,馬來西亞擁有世界上最美麗的珊瑚礁(珊瑚礁黃金三角洲),但這個得天獨厚的優勢, 卻因為人為的破壞而可能走向滅絕之路?

1996年,世界珊瑚礁普查基金會(Reef Check Foundation)在美國正式成立,此基金會是由全球科學家及志工組成,致力於收集珊瑚健康惡化的數據,並針問 題找出解決方案。2001年,基金會派遣一名英國男子祖立安海迪(Julian Hyde)前來大馬擔任協調人,經過多年的努力,馬來西亞珊瑚礁普查基金會(Reef Check Foundation Malaysia)在2007年8月正式註冊成為非營利機構,而祖立安海迪則擔任總經理一職,繼續為馬來西亞的珊瑚礁保育工作奮戰。

記:記者
祖:祖立安海迪

:可以談談關於你和珊瑚礁基金會嗎?

:我熱愛潛水活動,20年前就已經開始潛水,同時也是個潛水教練,所以我和海 洋有一份不可割捨的感情。在1997年,我加入了世界珊瑚礁普查基金會,身為一名潛水員,對海洋就應該比一般人多一份責任。

2001年的時候,我獲委派至馬來西亞擔任協調員,在馬來西亞珊瑚礁普查基金會正式註冊之前, 我在一個小島上生活了幾年,我很清楚珊瑚礁普查及保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妻子的鼓勵之下,我全情投入珊瑚礁普查工作。

目前來說,我們只有幾名工作人員負責珊瑚礁普查工作,但我們每年都舉辦生態潛水員(Eco Diver)訓練活動,目前已經有超過200名生態潛水員,不定期地協助我們做珊瑚普查工作。

:可否談談馬來西亞的珊瑚礁?

:著名的珊瑚礁黃金三角(Coral Golden Triangle)指的就是馬來西亞東部、菲律賓,以及印尼邊界。處在珊瑚金三角的馬來西亞,擁有全球科學家都公認的海洋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海洋地區,馬來 西亞管理完善的珊瑚礁價值,估計一年達3億6000萬美元(約馬幣11億7414萬令吉)。

根據數據顯示,馬來西亞擁有3500平方公里的珊瑚礁,單單在東海岸各海洋公園,就可以找到超 過200種的珊瑚種類,因此馬來西亞的魚類生物多樣性根本就不足為奇。

可是,具破壞性的漁業活動、環境污染,以及全球暖化危機,將會致使這項珍貴的資產備受威脅。

:馬來西亞的珊瑚礁究竟面對怎樣的危機?可否具體地解釋一下?

:在10年前,和馬來西亞珊瑚礁有關的訊息非常有限,最後一次的綜合性珊瑚礁 調查報告完成於1994年,當時的調查顯示,63%珊瑚礁情況是絕佳或良好,但事實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不少組織和潛水員在做研究或潛水活動時都發現了事實:情況正在惡化,而且惡化情況令人擔憂。只 是在缺乏實際數據的時候,這一點很難證明,因此政府在海洋保育政策上並不會作出重大改革。

舉例來說,在刁曼島機的 建築工程就可能會對當地的珊瑚礁造成損傷,但因為沒有專業的評估報告,無法提供適當的基線比較數據,就無法評估工程完成後會造成甚麼影響。

:珊瑚礁普查基金會的運作是怎樣的?

:基金會的第一個目標是評估珊瑚礁目前的情況,珊瑚礁科學家和生態潛水員經常 要普查珊瑚礁,以偵測出相關的變化後採取矯正的行動,預防情況進一步惡化。

在馬來西亞的珊瑚礁普查活動,則會被摘要成年度報告,並將數據報告公開給馬來西亞海洋公園局 (Department of Marine Park Malaysia)、珊瑚礁普查基金會的贊助商等等。

:馬來西亞珊瑚礁基金會目前有面對甚麼問題嗎?

:呵呵!每一個基金會都面對同樣的問題,就是經費不足的問題。在過去,有一些 大的商業機構贊助我們做珊瑚礁普查及保育工作,但目前合約已經終止,因此我們才需要生態潛水員自掏腰包來做這些義務工作,這令我們很為難,因為許多生態潛 水員都願意在文 不取的情況下做珊瑚礁普查,卻沒有太多願意自掏腰包做義工。

所以,我們對於各種捐款的幫助是無任歡迎,無論是小小的資助或大大的贊助,都是我們迫切需要的 協助。

東南亞80%珊瑚礁處危險狀態

熱帶珊瑚礁的珊瑚只能在水溫高於20°C的地區生存。這些石珊瑚與蟲海藻共生,因此它們需要充 份的陽光,所以都是生長在水深50米以上。

陸地上的污染和過度捕撈對大自然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威脅,根據大自然保護協會數據顯示,全球的珊 瑚礁破壞速度不斷加快,在50年內可能導致70%的珊瑚礁消失,這個問題對生活在熱帶國家的人民來說,無疑是個極大的災難。

估計全球有60%的珊瑚礁受到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威脅,這個問題在東南亞地區特別嚴重。數據顯 示,東南亞地區有80%的珊瑚礁處於危險狀態。

Panasonic Lumix DMC-FT2
水底拍攝適用

珊瑚礁普查工作並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參與的生態潛水員,除了需要組織水底繪地圖和衛星導航的 經緯度,同時也需要作出詳細的記錄並拍照存檔。

在防水相機未普及化的過去,生態潛水員都使用相機加上防水外殼拍攝,而在去 年,Panasonic Lumix推出DMC-FT2防水防震型數位相機,其防水程度達10公尺深範圍,防震距離達2公尺,而抗寒範圍也可達到零下10℃的條件。

市面上的防水防震數碼相機多不勝數,而Panasonic Lumix DMC-FT2,設計以輕巧為主,進入水裡時不會直浮,相當適用於進行水底拍攝任務。

破壞珊瑚礁即破壞海洋生態

祖立安海迪說:“馬來西亞半島沿海的資源一直不間斷的發展,導致珊瑚礁生命飽受威脅。珊瑚亟需 陽光,就算工程進行時並沒有直接破壞到珊瑚,但卻遮了陽光,而且工程的泥沙顆粒,也會導致珊瑚無法呼吸而面臨死亡。”

再說,開發土地種植如橡膠樹及油棕樹所需要的肥料都是造成水源污染的其中一個原因。具破壞性的 捕魚方式及過量的捕撈,更加速了珊瑚的死亡。

為甚麼要保護珊瑚礁?因為整個地球的食物鏈和珊瑚礁息息相關。破壞珊瑚礁等於破壞整個海洋生態 的平衡。海洋是保持大氣層裡各種氣體平衡的主要功臣。

潛水員趴在珊瑚礁拍照

祖立安海迪感慨地說:“人類的疏忽甚至刻意破壞,是最不可原諒的。”

他舉例,“最接近珊瑚礁的人其實是潛水員,可是這些年來,太多不負責任的潛水員肆意地趴在珊瑚 礁上拍照,甚至在潛水的時候伸手觸摸水底生物。試想像一下,當有個人抓著你的雙肩,不停來回地搖晃你,你有甚麼感受?”

在過去的幾年,馬來西亞珊瑚礁普查基金會鎖定了4大島嶼焦點:奧島(Pulau Au)、停泊島(Pulau Perhentian)、刁曼島(Pulau Tioman)、熱浪島(Pulau Redang)。

祖立安海迪強調,在未來的日子,基金會仍會全情保育珊瑚礁,同時希望更多潛水員自願扛起海洋的 保育工作。

珊瑚對環境波動極為敏感

馬來西亞的珊瑚礁,佔了在全球珊瑚礁的34%,這些美麗的珊瑚礁,為大馬帶來可觀的收入,不幸 的是,珊瑚礁的系統非常脆弱,而且敏感得隨著環境而波動。

珊瑚礁是由大量的結構石灰岩沉積生物組成,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種的海洋生物,動物及植物棲息於珊 瑚礁。

東南亞的熱帶地區,地理環境適合珊瑚發展,根據調查顯示,有350種珊瑚礁生長在馬來西亞,其 中75%生長於沙巴。而事實上,珊瑚礁早在50萬年前已經形成。

珊瑚需要陽光、清澈海水、長期不變的溫度,鹹度,微量元素等來維持生命。珊瑚對環境波動是極為 敏感的,即使是最輕微的變化也會阻礙成長,而且珊瑚的生長極為緩慢,有些在一年內可能就只長了2公分。

大約在100年前,珊瑚才被定位是動物,而大部份珊瑚體內都有共生藻,這些共生藻需要以上的苛 刻條件生存。珊瑚一般可以分兩種,即石珊瑚和軟珊瑚,前者身體有骨骼而後者沒有。所以石珊瑚可以形成珊瑚礁而軟珊瑚可以附在死去的硬珊瑚骨骼上生存。

光明日報/副刊‧報導:梁盈秀‧2010.06.02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