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5, 2010

钱是你 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


收到朋友寄来分享的email,看了很感动,谢了朋友之后,又想和大家分享。不过还是谨慎的上网找资料想证实德国是否真的有执行这样的条例,甚至与来自德国的朋友详谈,结果还是无法证实。

再三考虑后,我还是决定跟各位分享,不在于文章的真实性,而是在于它的概念,即是“
钱是你的,但资源是大家的!” 如果大家都懂了,常提醒自己,钱是我的,但资源是大家的, 开始行动了,这个美丽的地球会不会更接近天堂?

感谢写这篇文字的博客
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54ab20100csrb.html


德国是个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说到奔驰、宝马、西门子、博世……没有人不知道,世界上用于核反应堆中最好的核心泵是在德国一个小镇上产生的。在这样一个 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一定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吧。
在去德国考察前,我在心里一遍一遍的描绘这个国度的繁华和奢靡。到达港口城市汉堡,驻地同事像久未谋面的亲人,热情的在附近一家中餐馆为我们接风洗尘。
同事说这个餐馆是这一带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特别是中餐做的很地道,希望大家能喜欢。
走进餐馆,我们心里直犯疑惑,正是当地吃午餐的时候,阔大的餐厅用餐的人超不过二十人,这样冷清清的场面,饭店能开下去吗?我环顾四周,只看到一对情侣偎 依着说悄悄话,奇怪的是桌子上只有一个普通的碟子,盘子里面只放着两种叫不上名字的菜,另外还有两罐啤酒。如此简单,是否影响他们的甜蜜聚会?如果是男士 买单,是否太小气,他不怕女友跑掉?
另外一桌是几位白人老太太的在悠闲地用餐,每道菜上桌后,服务生以极快的速度把菜分给每个人,她们吃的连一丝菜渣都不剩。我们不再过多注意她们,挑了一张 最大的餐桌坐下来开始点菜。驻地的同事看到大家饥饿的样子,说喜欢什么就点什么,千万不要客气,大家也不推让,各自点着自己喜欢的菜,大有[宰]驻地同事 的意思。菜一会就上齐了,餐桌上摆满了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盘子,有几个菜没有地方放只好留起来放在一旁,看来今天我们是这里最大的顾客了。简短的寒暄之 后我们开始狼吞虎咽,半小时后我们都停下手中的筷子,大家都说吃饱了,想到下午还有活动,大家都不再恋酒,这一餐很快就结束了。结果一桌子菜还有三分之一 都剩下了。结完帐,个个剔着牙,心满意足的出了餐馆大门。
出门没几步,听到餐馆有人叫我们。我们互相问对方是否谁的东西留下了?结果大家都说没有。出于好奇,我们又回到餐馆去看个究竟。
原来是那几个白人老太太围在我们用餐的餐桌前,在和饭店老板叽里呱啦说着什么,好像是针对我们的。看到我们都围来了,老太太改说英文,这下我们都能听懂 了,她说我们剩的菜太多,太浪费了。我们觉得好笑,这老太太多管闲事![我们花钱吃饭买单,剩多剩少,关你们什么事?]同事大刘极不乐意的对老太太说。听 到大刘这样一说,老太太显得更加生气了,为首的老太太立马掏出手机,拨打电话。五六分钟的时间,一个穿制服的人开车来了,来人称自己是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 人员。问完情况后,这位工作人员居然拿出一沓票据,开出五十马克的罚款,说我们违反了社会保障规则。
这下我们都不吭声了,驻地的同事只好拿出五十马克交给他,并一再说[对不起!]工作人员收下马克,郑重地对我们说:[需要吃多少,就点多少!钱是你自己 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有很多人还缺少资源,你们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我们脸都红了。
但我们在心里都认同他说的话。在一个富有的国家里,人们还有这种意识,我们得好好反思:我们是个资源不是很丰富的国家,而且人口众多,平时请客吃饭,剩下 的总是很多,主人怕客人吃不好丢面子,担心被客人看成小气鬼,就点很多的菜,反正都有剩,你不会怪我不大方吧。
事实上,我们真的需要改变我们的一些习惯了,并且还要树立[大社会]的意识,再也不能[穷大方]了。
第二天,驻地的同事把罚单复印后,给我们每个人一张做纪念,我们都欣然的接受了,大刘说:回去后,他会再复印一些送给自己周围的人,自己的一张就贴在家里 的墙壁上,常提醒自己,钱是你的,但资源是大家的!

Sunday, June 20, 2010

要求撥一半身家作慈善,美国蓋茨和巴菲特遊說富豪捐財產

动一个善念,把善念付诸于行动;带动,鼓舞大家把善的气氛扩大,和平人心,也是环保~ 心灵的环保。


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是有多少人能够放下如是处理;做得到的人有福了。和您分享这一篇温馨的报道!


资料来源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64952?tid=2


(美國‧華盛頓)多年前已開始攜手合作行善的美國微軟集團創辦人比爾‧蓋茨和“股神”巴 菲特,週三(6月16日)宣佈展開一前 所未有的運動,嘗試遊說數以百計的美國億萬富豪,把他們的最少一半財富捐出來作慈善用途。

據悉,至今已有多位富豪答應參與這項有意義的運動。

這場運動取名為“慈善誓言”(Giving Pledge),要求樂意參與的富豪發表公開信,保證在他們在有生之年或者在離開世界後,捐出最少一半財富,並在信中解釋他們的決定。

如果成功,可能使慈善事業運作為之改變。

據悉,巴菲特與蓋茨夫婦在過去一年已先後與多位美國億萬富豪見面及吃晚餐,嘗試遊說他們加入, 出一力。

有些接到邀請函的人原來無意與會,可是洛克斐勒、蓋茲和巴菲特三人聯名的魅力大得讓人無法抗 拒,最後有14名重要人物到場,包括紐約市長彭博、金融大亨索羅斯、電視談話節目天后奧普拉、傳播業鉅子特納。

這些人身價總和約有1300億美元,而且長久以來慈 善捐獻一直非常大方。言談幽默的巴菲特很快就掌握主導角色,把這項集會描述成探索性質,並要求每個人描述自己的慈善捐獻理念。

在國外辦餐會遊說

有些人談到從捐小錢到大筆捐獻過程所面對的心理障礙,還有人擔心捐出大筆財產會惹得子女不高 興。

他們的慈善捐獻主旨包括促進教育、文化、醫院和健康、環境、公共政策,以及濟貧。

接下來的一年,他們在國外舉辦了幾次小型餐會,以推展這項運動。一些富豪已保證在生前或身後捐 出至少一半財產,而且積極號召其他富豪跟進。

400富豪一半身家
高達6000億美元

這項有史以來最重大的募款努力,初步針對《富布斯》雜誌編列的美國400大富豪。《富布斯》去 年估計這些富豪身價總和約有1兆2000億美元,捐出一半就是6000億美元。相形之下,根據美國稅局的資料,美國人一年的慈善捐款總額約有3000億美 元。

蓋茲表示,這個主意是巴菲特先提出來的,而他們去年3月致函慈善元老,高齡95歲的大衛‧洛克 斐勒,請他出面號召一些富豪於去年5月在紐約聚會,展開這項運動。

巴菲特說:“如果拖到90多歲才留遺囑,他們的腦力和意志力不可能比現在更強。”

星洲日報/國際‧2010.06.18

Saturday, June 19, 2010

救救海洋生物(下篇)‧潛水員:維護生態環保不遺餘力‧還海洋清新貌


感谢光明日报梁盈秀那么有心的报道,还有所有那些保卫我们家园的有心人士!

http://www.guangming.com.my/node/75825?tid=9

保護大自然本來就是人類的責任,但卻不是每一個人都注重環保,特別是 海洋生態保育。然而,還是有一些人,他們可能靠海生活,也可能只是本著一份海 洋的責任感而對海洋盡一份綿力,你可以稱他們是“傻瓜”,但他們還是繼續為海洋生態環保出一份力。

海洋,可以是神秘不可測的,卻也可以是親切而隨和。在馬來西亞,海洋和沙灘屬於大眾的權益,沒 有一個人可以擁有它,卻也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沙灘或海洋上進出自如,當大自然給了我們最美麗的景觀,人類卻不懂得珍惜,一片片潔白的沙灘上,總見有人隨手亂 丟的垃圾,還是有人會任由垃圾沉入海底。

在馬來西亞半島有這麼幾個人,他們平日各有各的工作,但對海洋懷有一樣的愛心,在不同時候,以 不一樣的方式,為海洋環保出一份力。

號召同理想潛水員清垃圾

48歲的李日隆,擁有超過20年潛水經驗的潛水教練,從教導學生開始,到最後索性在熱浪島開起 自己的度假中心,並在度假中心倡導環保,每一年都投入珊瑚礁普查工作,未來的日子,度假中心還是會這樣堅持下去。

39歲的吳舒偉,因為沉迷海洋水族缸而實地考察,在得知水族交易項目都以不環保手段取自海洋 後,毅然考取生態潛水員執照,每一年都抽出時間為珊瑚礁做普查工作。

29歲的黃豪坤,是國中輔導老師,同時也是合格的潛水教練,他本著一份對海洋環保的堅持,每年 號召一群擁有同樣“理想”的潛水員,出錢出力到海島去清理垃圾。

你可以說他們在做著傻瓜的工作,可是他們有自己的堅持――堅持取諸社會,用諸社會。

教導學生如何照顧海洋

从潛水中心到度假島嶼,李日隆堅持自己的立: 海洋造就了我,我就有責任照顧海洋。

李日隆,大部份認識他的人都稱呼他AB Lee,他是著名的水底攝影師,同時也是熱浪島Redang Kalong Resort的主人,20多年前愛上潛水,在海洋生態保育“口號”響起來之前,他已經是一名生態潛水員。

“我在20多年前就已經是生態潛水員,那時候Kalong Resort還沒有開張,我只是個潛水教練,每一個靠海生活的人,都應該對海洋負上一些責任,我覺得我有必要指導我的學生怎樣照顧我們的海洋,從最簡單不 亂丟垃圾不亂觸碰珊瑚開始。”

每年舉辦環保活動

成立了Redang Kalong Resort後,生態保護成了這家度假中心的招牌,每一年他們都會舉辦環保活動,同時持續性進行珊瑚礁普查工作。

返回現實的問題時,李日隆道出了一個殘酷卻真實的事實:要完整的保護生態環境,得用經濟成長來 交換。

“關於生態問題,其實不只是遊客在破壞,但這無可避免的,我們只能儘量去教導,但如果真的要做 到完全性的保護生態環境,那麼連度假中心都不應該建立,關閉所有的海島,解放大自然,那就一定不會破壞生態環境,但我們國家的經濟怎麼辦?沒有吸引旅客的 海島,經濟放緩,就算是住在附近的村民,也會面對生計問題。”

李日隆坦言,他不會拒絕生意上, 但在生態環境保護那一方面,他堅持做他應該做的事情。

即花錢又沉悶的工作

“我太太也在訓練生態潛水員,但我們沒有辦法要求每一個潛水員都對海洋作無私奉獻,我做度假村 生意,當然有責任維護環境,但要一個潛水員花費幾天的時間還要付出七八百令吉考試,成為生態潛水員以後又要自費到海島做珊瑚礁普查工作,而且珊瑚礁普查並 不是一般的休閑潛水,算是一種很沉悶的普查,沒有多少人願意這樣做。”

而李日隆和他的太太,卻一直在做這些沒有人要做的工作。

熱浪島位於登嘉樓岸外45公里海面,已被政府當局列為海洋公園保護區,禁止任何人在離岸23公 里水域內捕魚或取走海底珊瑚貝類及生物,但卻不阻止遊客與潛水員下海觀賞海底世界。

根據資料顯示,熱浪島蘊藏著超過500種色彩繽紛綺麗的珊瑚礁、超過1000種的雙殼類生物, 以及約3000種魚類品種,其美麗的珊瑚礁,是大馬半島海洋公園之冠,其中包含了世界最珍貴及罕見的珊瑚礁品種。

在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下,因人的自私行為造成珊瑚礁生命備受威脅,而身為島上的業者之一,李日 隆只能竭盡所能在他的能力範圍內,為這一片潛水天堂作出最大的維護及修復工作。

組團進行珊瑚礁普查

現年39歲的吳舒偉(工程師),在五年前開始參與潛水活動,目前是一名潛水長 (Divemaster),同時也是馬來西亞珊瑚礁普查基金會的合格生態潛水員。

他曾經極度迷戀海洋水族群,甚至為了學習讓珊瑚缸更加的自然而選擇下海實地考察,而在下海的過 程中,他赫然發現,絕大部份的海水族交易項目都是以不環保的手段取自海洋。

以倒掛金鉤姿勢普查

“例如美麗的珊瑚就直接從珊瑚礁挖取,或者以山埃下毒捉魚,這種持續性無限度榨取海洋資源的做 法,令我非常驚訝,自此以後,我就不再購買任何海洋生物,並學習如何保護及照顧它們。”

後來在一個本地英文論壇的介紹下,吳舒偉加入了生態潛水員的行列。

要成為一名生態潛水員,首先必須接受浮力評估(Buoyancy),在收集可靠數據時,生態潛 水員必須擁有優於平常的潛水技能,特別是中性浮力,這一點在淺水區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來,就要判定指標性物種的理論,包括魚類、無脊椎動物及基質,最後進行研習珊瑚礁普查基金 會方法論基礎,瞭解如何進行研究。

“我對海洋生物原本就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因此考取生態潛水員資格對我來說其實非常輕鬆,甚至當 我身在水底鑑定珊瑚種類時,還可以和教練在水底爭辯。”

雖然吳舒偉已是個很有經驗的生態潛水員,但他坦承還需要多練習水底中性浮力控制,因為在普查珊 瑚礁的過程中,有些情形是需要以“倒掛金鉤”(頭下上) 的姿勢完成整個珊瑚普查。

“我目前最大的挑戰就是在帶領一個小組做普查(4至6人)時,我必須決定一個起點,以及從這個 起點進行普查的方向和深度,同時也必須注意所有珊瑚普查數據的準確性,組織水底繪地圖和衛星導航的經緯度以便在下一次回到同一個潛點再次收集資料作比較的 數據。”

他強調,珊瑚礁普查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因此每一年他都會抽出時間,回饋曾經被有意或無意 破壞過的珊瑚礁。

“如果沒有可靠的數據作比較,我們又怎麼能夠向社會大眾解釋我們的日常生活對珊瑚礁造成怎麼樣 的影響?”

零酬勞護海洋

29歲的黃豪坤,有著多重的身份,他曾經是時事評論員,曾經編輯過課本,目前的他是一名國中輔 導老師,同時也是雪隆地區的著名潛水教練,而本著一份“傻瓜心態”,每一年,他帶領著一群潛水員――有些是他教出來的學生。也有些是自投羅網的潛水員,選 擇一個海島進行Project Aware環保計劃。

甚麼是Project Aware?

黃豪坤說:“Project Aware環保基金會成立於1992年,是一所非營利的免稅機構,致力於保育水中環境和水中資源,Project Aware的環保計劃中包括海灘清潔、環境保育、研究、活動,以及保育和保護世界水域等等。”

在網站進行召集以後,共有16名“傻瓜”自願參與2009年的環保計劃。

黃豪坤笑著說:“我想,說是拾垃圾活動比較貼切。”

到刁曼島海洋公園拾垃圾

活動進行的地點在刁曼島的海洋公園(Marine Park),主要清潔地點還是沙地,因為這個地方遊客太多,因此垃圾的數量也非常驚人,此外,一些較有經驗的“傻瓜”,就被派到外海去做清潔工作,因為外 海有很多快艇來回,危險性比較高。

“Project Aware是自願性活動,沒有一錢 的酬勞,而且參與者要付出350令吉作為膳宿費用,但每一個傻瓜,都本著一份對海洋的熱愛,願以小小的力量,簡單的動作,警醒更多的人參與海洋保育工作, 或者最起碼,不要亂丟垃圾都很好了。”

海洋生態保護資料馬來西亞珊瑚礁普查基金會
聯絡人:Julian Hyde
電話:+603-21615948
網址:www.reefcheck.org.my
電郵:wecare@reefcheck.org.myRedang

Kalong Resort(The Diver's Den潛水中心)
聯絡人:AB Lee(李日隆)
電話:+603-79607163/8163
網址:hwww.redangkalong.com
電郵:ddenmsia@tm.net.myProject

Aware環保基金會
網址:www.projectaware.org/
電話:+6012-3180588──黃豪坤 (潛水教練)
電郵:hawkuen@hotmail.com

救救海洋生物(上篇)‧珍貴資產備受迫害‧珊瑚礁踏上滅絕路

光明日報/副刊‧報導:梁盈秀‧2010.06.03

救救海洋生物(上篇)‧珍貴資產備受迫害‧珊瑚礁踏上滅絕路

马来西亚人是否愿意停下忙碌的脚步,思考如何保住美丽的家园?

资料来源:
http://www.guangming.com.my/node/75826?tid=9

大自然的世界,總讓人忍不住要探索它的奧妙,在眾多 的自然生態中,珊瑚礁最引人入

珊瑚礁屬於淺海生態體系,是世界上最多樣化且最古老 及大型的脆弱活體結構。世界上約33%的魚類是以珊瑚礁為家,而約25%海洋生物的幼兒時期則以珊瑚礁作為庇護所。

除此之外,珊瑚礁為人類提供食物來源,並提供了發展 旅遊業的機會,更為全20% 的海岸線提供保護確保不受侵蝕。

然而,珊瑚礁這種珍貴的資產,卻受到所謂“萬物之 靈”的迫害,一步一步踏上滅絕之路。

馬來西亞是得天獨厚的國家,長年如夏的天氣,美麗的島嶼,每一年都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國內外旅客 前來探索大自然的美麗。

你是否有試過在一片湛藍的海洋中遨遊,在浮潛中窺探瑰麗的海洋生物,甚至為了更進一步瞭解海洋 世界,而考取潛水執照?在這一片湛藍的海洋中,你是否也曾企圖伸手去觸摸美麗的珊瑚?有沒有曾經因為好奇而偷偷把屬於海洋的生物帶走?

你是否知道,馬來西亞擁有世界上最美麗的珊瑚礁(珊瑚礁黃金三角洲),但這個得天獨厚的優勢, 卻因為人為的破壞而可能走向滅絕之路?

1996年,世界珊瑚礁普查基金會(Reef Check Foundation)在美國正式成立,此基金會是由全球科學家及志工組成,致力於收集珊瑚健康惡化的數據,並針問 題找出解決方案。2001年,基金會派遣一名英國男子祖立安海迪(Julian Hyde)前來大馬擔任協調人,經過多年的努力,馬來西亞珊瑚礁普查基金會(Reef Check Foundation Malaysia)在2007年8月正式註冊成為非營利機構,而祖立安海迪則擔任總經理一職,繼續為馬來西亞的珊瑚礁保育工作奮戰。

記:記者
祖:祖立安海迪

:可以談談關於你和珊瑚礁基金會嗎?

:我熱愛潛水活動,20年前就已經開始潛水,同時也是個潛水教練,所以我和海 洋有一份不可割捨的感情。在1997年,我加入了世界珊瑚礁普查基金會,身為一名潛水員,對海洋就應該比一般人多一份責任。

2001年的時候,我獲委派至馬來西亞擔任協調員,在馬來西亞珊瑚礁普查基金會正式註冊之前, 我在一個小島上生活了幾年,我很清楚珊瑚礁普查及保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妻子的鼓勵之下,我全情投入珊瑚礁普查工作。

目前來說,我們只有幾名工作人員負責珊瑚礁普查工作,但我們每年都舉辦生態潛水員(Eco Diver)訓練活動,目前已經有超過200名生態潛水員,不定期地協助我們做珊瑚普查工作。

:可否談談馬來西亞的珊瑚礁?

:著名的珊瑚礁黃金三角(Coral Golden Triangle)指的就是馬來西亞東部、菲律賓,以及印尼邊界。處在珊瑚金三角的馬來西亞,擁有全球科學家都公認的海洋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海洋地區,馬來 西亞管理完善的珊瑚礁價值,估計一年達3億6000萬美元(約馬幣11億7414萬令吉)。

根據數據顯示,馬來西亞擁有3500平方公里的珊瑚礁,單單在東海岸各海洋公園,就可以找到超 過200種的珊瑚種類,因此馬來西亞的魚類生物多樣性根本就不足為奇。

可是,具破壞性的漁業活動、環境污染,以及全球暖化危機,將會致使這項珍貴的資產備受威脅。

:馬來西亞的珊瑚礁究竟面對怎樣的危機?可否具體地解釋一下?

:在10年前,和馬來西亞珊瑚礁有關的訊息非常有限,最後一次的綜合性珊瑚礁 調查報告完成於1994年,當時的調查顯示,63%珊瑚礁情況是絕佳或良好,但事實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不少組織和潛水員在做研究或潛水活動時都發現了事實:情況正在惡化,而且惡化情況令人擔憂。只 是在缺乏實際數據的時候,這一點很難證明,因此政府在海洋保育政策上並不會作出重大改革。

舉例來說,在刁曼島機的 建築工程就可能會對當地的珊瑚礁造成損傷,但因為沒有專業的評估報告,無法提供適當的基線比較數據,就無法評估工程完成後會造成甚麼影響。

:珊瑚礁普查基金會的運作是怎樣的?

:基金會的第一個目標是評估珊瑚礁目前的情況,珊瑚礁科學家和生態潛水員經常 要普查珊瑚礁,以偵測出相關的變化後採取矯正的行動,預防情況進一步惡化。

在馬來西亞的珊瑚礁普查活動,則會被摘要成年度報告,並將數據報告公開給馬來西亞海洋公園局 (Department of Marine Park Malaysia)、珊瑚礁普查基金會的贊助商等等。

:馬來西亞珊瑚礁基金會目前有面對甚麼問題嗎?

:呵呵!每一個基金會都面對同樣的問題,就是經費不足的問題。在過去,有一些 大的商業機構贊助我們做珊瑚礁普查及保育工作,但目前合約已經終止,因此我們才需要生態潛水員自掏腰包來做這些義務工作,這令我們很為難,因為許多生態潛 水員都願意在文 不取的情況下做珊瑚礁普查,卻沒有太多願意自掏腰包做義工。

所以,我們對於各種捐款的幫助是無任歡迎,無論是小小的資助或大大的贊助,都是我們迫切需要的 協助。

東南亞80%珊瑚礁處危險狀態

熱帶珊瑚礁的珊瑚只能在水溫高於20°C的地區生存。這些石珊瑚與蟲海藻共生,因此它們需要充 份的陽光,所以都是生長在水深50米以上。

陸地上的污染和過度捕撈對大自然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威脅,根據大自然保護協會數據顯示,全球的珊 瑚礁破壞速度不斷加快,在50年內可能導致70%的珊瑚礁消失,這個問題對生活在熱帶國家的人民來說,無疑是個極大的災難。

估計全球有60%的珊瑚礁受到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威脅,這個問題在東南亞地區特別嚴重。數據顯 示,東南亞地區有80%的珊瑚礁處於危險狀態。

Panasonic Lumix DMC-FT2
水底拍攝適用

珊瑚礁普查工作並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參與的生態潛水員,除了需要組織水底繪地圖和衛星導航的 經緯度,同時也需要作出詳細的記錄並拍照存檔。

在防水相機未普及化的過去,生態潛水員都使用相機加上防水外殼拍攝,而在去 年,Panasonic Lumix推出DMC-FT2防水防震型數位相機,其防水程度達10公尺深範圍,防震距離達2公尺,而抗寒範圍也可達到零下10℃的條件。

市面上的防水防震數碼相機多不勝數,而Panasonic Lumix DMC-FT2,設計以輕巧為主,進入水裡時不會直浮,相當適用於進行水底拍攝任務。

破壞珊瑚礁即破壞海洋生態

祖立安海迪說:“馬來西亞半島沿海的資源一直不間斷的發展,導致珊瑚礁生命飽受威脅。珊瑚亟需 陽光,就算工程進行時並沒有直接破壞到珊瑚,但卻遮了陽光,而且工程的泥沙顆粒,也會導致珊瑚無法呼吸而面臨死亡。”

再說,開發土地種植如橡膠樹及油棕樹所需要的肥料都是造成水源污染的其中一個原因。具破壞性的 捕魚方式及過量的捕撈,更加速了珊瑚的死亡。

為甚麼要保護珊瑚礁?因為整個地球的食物鏈和珊瑚礁息息相關。破壞珊瑚礁等於破壞整個海洋生態 的平衡。海洋是保持大氣層裡各種氣體平衡的主要功臣。

潛水員趴在珊瑚礁拍照

祖立安海迪感慨地說:“人類的疏忽甚至刻意破壞,是最不可原諒的。”

他舉例,“最接近珊瑚礁的人其實是潛水員,可是這些年來,太多不負責任的潛水員肆意地趴在珊瑚 礁上拍照,甚至在潛水的時候伸手觸摸水底生物。試想像一下,當有個人抓著你的雙肩,不停來回地搖晃你,你有甚麼感受?”

在過去的幾年,馬來西亞珊瑚礁普查基金會鎖定了4大島嶼焦點:奧島(Pulau Au)、停泊島(Pulau Perhentian)、刁曼島(Pulau Tioman)、熱浪島(Pulau Redang)。

祖立安海迪強調,在未來的日子,基金會仍會全情保育珊瑚礁,同時希望更多潛水員自願扛起海洋的 保育工作。

珊瑚對環境波動極為敏感

馬來西亞的珊瑚礁,佔了在全球珊瑚礁的34%,這些美麗的珊瑚礁,為大馬帶來可觀的收入,不幸 的是,珊瑚礁的系統非常脆弱,而且敏感得隨著環境而波動。

珊瑚礁是由大量的結構石灰岩沉積生物組成,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種的海洋生物,動物及植物棲息於珊 瑚礁。

東南亞的熱帶地區,地理環境適合珊瑚發展,根據調查顯示,有350種珊瑚礁生長在馬來西亞,其 中75%生長於沙巴。而事實上,珊瑚礁早在50萬年前已經形成。

珊瑚需要陽光、清澈海水、長期不變的溫度,鹹度,微量元素等來維持生命。珊瑚對環境波動是極為 敏感的,即使是最輕微的變化也會阻礙成長,而且珊瑚的生長極為緩慢,有些在一年內可能就只長了2公分。

大約在100年前,珊瑚才被定位是動物,而大部份珊瑚體內都有共生藻,這些共生藻需要以上的苛 刻條件生存。珊瑚一般可以分兩種,即石珊瑚和軟珊瑚,前者身體有骨骼而後者沒有。所以石珊瑚可以形成珊瑚礁而軟珊瑚可以附在死去的硬珊瑚骨骼上生存。

光明日報/副刊‧報導:梁盈秀‧2010.06.02

法國‧歐亞多國暴雨成災‧逾百人喪命

有关方面之前所预言的全球暖化将引发的种种问题,已证实并非虚构或夸大。希望各种报道能够及时唤醒人类,在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方面当以环保为重点!

资料来源: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64994?tid=2

(法國‧巴黎)全多 地近日遭遇暴雨侵擾,包括歐洲的法國、意大利及西班牙,亞洲的緬甸和孟加拉,逾百人因此喪生。

西班牙北部連日暴雨後,多條河流水位急升,街上的車輛被水淹浸,多間房屋被洪水圍困,當局出動 直升機搜救被困的居民。

有居民指,過去20年來從來沒見過這麼嚴重災情。

在意大利北部,連日暴雨令當地最長的河流水位暴漲至接近警戒水平,水位幾乎淹過行車天橋橋面, 政府警告河流可能在這一、兩日內氾濫,並已封閉部份道路。

法國南部瓦爾也 降下了200年最大的的降雨量,造成的死亡人數增至25人,有13人失蹤。水災造成超過2000人無家可歸,約9萬戶仍然無電力供應,部份居民通訊仍然中 斷。

緬孟引發泥石流

在亞洲,緬甸西北部近日連降暴雨,引發泥石流災害,已有至少57人失去生命。當地一名紅十字會 官員說,他擔心死亡人數還會上升。

孟加拉亦發生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暴雨,引發泥石流,奪走55條人命。搜救人員必須與洪水搏鬥, 開通遭切斷的道路,把救濟品送到偏遠災區。

星洲日報/國際‧2010.06.18

Wednesday, June 9, 2010

聯合國急迫呼籲,全球邁向無肉無奶飲食

聯合國的報告表示,我們必需減少食用動物性產品。才能讓世界免於遭受氣候變遷的嚴重衝擊。

聯合國表示農牧業跟燃燒石化燃料的危害一樣大,因為這兩項的消耗都伴隨著經濟成長而快速增加。

根據聯合國今天發表的報告: 為了拯救地球免於飢餓、家庭取暖燃料匱乏、及氣候變遷所帶來最嚴重的影響,全球改採純素飲食( vegan)至關重要。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PE),永續資源管理跨國專家委員會發表報告:全球的人口預估將於2050年前成長為91億,而嗜食大量肉類奶類的西方飲食,是無法讓地球永續生存的飲食習慣。

這項報告表示:"人口增加帶來越來越多的肉食消費,而農牧業對環境帶來的衝擊,預料將大幅地增加。不像石化燃料,農牧業不容易有替代方案:人都得吃東西。所以,如果要減輕農牧業對環境帶來的衝擊,唯一可行的辦法,只有靠全世界大規模的飲食改變,不吃動物產品。"

愛德格•赫衛區教授是這份報告的主要作者,他表示:生產動物性產品對環境造成的傷害,比生產建築材料,像砂子、水泥、塑膠跟金屬等都來的大。生產生質物還有穀物來餵養動物,跟燃燒石化燃料一樣危害劇烈。

聯合國報告的這項建議,也呼應了去年史登爵士所提出的忠告,史登爵士是前英國工黨的氣候變遷經濟顧問。他呼籲大家蔬食是對地球比較友善的飲食,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的主席,帕卓理博士也大聲疾呼,要採行一週一素來抑制排碳

委員會的專家分別將產品、資源、經濟活動、交通運輸等對環境造成的衝擊,排序其嚴重性,其中,農牧業跟燃燒石化燃料的危害一樣大,因為這兩項的消耗都伴隨著經濟成長而快速增加。

委員會的另一位主席,也是環境科學家的魏茨澤克說:越來越富裕的生活誘使人類吃更多的肉、乳製品。豢養的家畜消耗了世界大部分的穀物糧食、淡水資源、也用了大量的化學肥料、以及殺蟲劑。

經濟成長必須 "扣除" 能源以及農業部門,因為在國民所得加倍的同時,這兩種產業造成的環境衝擊也會上升約80%。

聯合國副秘書長,同時也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長的Achim Steiner說 "世界人口不斷增加、所得不斷提高、資源消耗越來越大、我們還得持續努力消弭貧窮。在這種世界局勢之下,各國政府的最大挑戰,就是得將經濟成長扣除環境破壞所帶來的成本。"

委員會也引用了包括千禧年生態系統評估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在內的各種報告,列舉以下各項環境議題,供各國政府施政的優先重點。氣候變遷、棲地變遷、肥料裡過度添加氮磷元素、漁業濫捕、林業以及其他資源的過度開採、物種入侵、不安全的飲水及衛生問題、鉛暴露、城市空氣污染、職業場所污染。

報告指出,農業生產,特別是肉類及乳製品,消耗全世界70%的淡水資源、38%的土地資源、排放全球19%的溫室氣體。這項報告於禮拜六,在聯合國世界環境日同時發表。

去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預估,為了餵養不斷增加的世界人口,全球糧食生產必須在2050年之前提高70%。委員會還表示,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完全不足以應付預期的人口成長。

任職於挪威科學與科技大學,主持工業生態研究所的Hertwich教授表示,大部分的人口成長將集中於開發中國家,他們不能再跟隨西方國家的發展模式,不斷增加消費。他還說:他們不應再跟隨我們的模式,而我們得發展新的科技,例如再生能源、或是新的灌溉方法。

新聞出處 : http://www.guardian.co.uk/environment/2010/jun/02/un-report-meat-free-diet
Wednesday 2 June 2010 18.09 BST

UN Urges Global Move to Save our Planet

UN URGES GLOBAL MOVE TO MEAT AND DAIRY-FREE DIET ......

Lesser consumption of animal products is necessary to save the world from the worst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UN report says.

The UN says agriculture is on a par with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because
both rise rapidly with increased economic growth.

A global shift towards a vegan diet is vital to save the world from hunger, fuel poverty and the worst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 UN report said today.

As the global population surges towards a predicted 9.1 billion people by 2050, western tastes for diets rich in meat and dairy products are unsustainable, says the report from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s (UNEP) international panel of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It says: "Impacts from agriculture are expected to increase substantially due to population growth increasing consumption of animal products. Unlike fossil fuels, it is difficult to look for alternatives: people have to eat. A substantial reduction of impacts would only be possible with a substantial worldwide diet change, away from animal products."

Professor Edgar Hertwich, the lead author of the report, said: "Animal products cause more damage than [producing] construction minerals such as sand or cement, plastics or metals. Biomass and crops for animals are as damaging as [burning]
fossil fuels."

The recommendation follows advice last year that a vegetarian diet was better for the planet from Lord Nicholas Stern, former adviser to the Labour government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Dr Rajendra Pachauri, chair of the UN's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has also urged people to observe one meat-free day a week to curb carbon emissions.

The panel of experts ranked products, resources,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transport according to their environmental impacts. Agriculture was on a par with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because both rise rapidly with increased economicgrowth, they said.
Ernst von Weizsaecker, an environmental scientist who co-chaired the panel, said: "Rising affluence is triggering a shift in diets towards meat and dairy products - livestock now consumes much of the world's crops and by inference a great deal of freshwater, fertilisers and pesticides."

Both energy and agriculture need to be "decoupled" from economic growth because environmental impacts rise roughly 80% with a doubling of income, the report found.

Achim Steiner, the UN under-secretary general and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UNEP, said: "Decoupling growth from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s the number one challenge facing governments in a world of rising numbers of people, rising incomes, rising consumption demands and the persistent challeng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panel, which drew on numerous studies including the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cites the following pressures on the environment as priorities for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climate change, habitat change, wasteful use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fertilisers, over-exploitation of fisheries, forests and other resources, invasive species, unsafe drinking water and sanitation, lead exposure, urban air pollution and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particulate matter.
Agriculture, particularly meat and dairy products, accounts for 70% of global freshwater consumption, 38% of the total land use and 19% of the world'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says the report, which has been launched to coincide with UN World Environment Day on Saturday.

Last year the UN'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sation said that food production would have to increase globally by 70% by 2050 to feed the world's surging population. The panel says that efficiency gains in agriculture will be overwhelmed by the expected population growth.

Prof Hertwich, who is also the director of the industrial ecology programme at the 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aid that developing countries – where much of this population growth will take place – must not follow the western world's pattern of increasing consumption: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not follow our model. But it's up to us to develop the technologies in, say, renewable energy or irrigation methods."

SOURCE :
http://www.guardian.co.uk/environment/2010/jun/02/un-report-meat-free-diet
Blogger's Note: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for the benefit of our Mandarin speaking followers. Please see next posting for the complete text in Chinese. TQVM

Thursday, June 3, 2010

LESS MEAT TO SAVE THE PLANET

Hi all,

United Nations recent report urges people to change to a vegetarian diet in order to help save the planet from climate change. Read about it.


Eat less meat to save the planet - UN

The world needs to change to a more vegetarian diet to stand a chance of tackling climate change, according to a major new United Nations report.


By Louise Gray, Environment Correspondent
Published: 1:36PM BST 02 Jun 2010

The group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sts said the greatest cause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s food production and the use of fossil fuels.

But while the use of coal and oil could be gradually replaced by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like wind and solar, the world will always need to eat.

As the world population increases it is feared that the production of food will become the main cause of climate 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The International Panel of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pointed out tha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ccounts for 70 per cent of global freshwater production, 38 per cent of land use and 19 per cent of the world'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e report, that will be presented to world governments, said the only way to feed the world while reducing climate change is to switch to more a more vegetarian diet.

"A substantial reduction of impacts would only be possible with a substantial worldwide diet change," it read.

Achim Steiner,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said ordinary consumers can help fight climate change by eating less meat.

"The Panel have reviewed all the available science and conclude that two broad areas are currently having a disproportionately high impact on people and the planet's life support systems—these are energy in the form of fossil fuels and agriculture, especially the raising of livestock for meat and dairy products," he said.

Mr Steiner said governments could encourage people to eat less meat by reforming the system of taxes and subsidies so vegetarian food is cheaper.

"Smart market mechanisms, more intelligent fiscal policies and creative policy-making are among the options for internalising the costs of unsustainable patterns. Some tough choices are signalled in this report, but it may prove even more challenging for everyone if the current paths continue into the coming decades," he added.

Lord Stern of Brentford, the author of the influential Stern Review that first argued for economic measures to fight climate change, also believes the world needs to eat less meat.

He has already warned that the price of meat and other "carbon intensive" goods will need to go up to fight climate change.

(http://www.telegraph.co.uk/earth/earthnews/7797594/Eat-less-meat-to-save-the-planet-UN.html)